首页 > 计生教育 > 正文

自动化工程师迷上文科爱蹭大学“公开课”
2012-08-27 11:43:39   来源:   评论:0 点击:

    今年45岁的谢纳新是一名自动化仪表工程师,现在在南京鼓楼区工作,工作单位距离南大、南师大、东南大学等高校都非常近。虽然是工科...

 

  

 

  今年45岁的谢纳新是一名自动化仪表工程师,现在在南京鼓楼区工作,工作单位距离南大、南师大、东南大学等高校都非常近。虽然是工科生出身,但是他却惟独迷恋上了文科专业的魅力,在读大学时他就非常喜欢旁听哲学课,工作后他常利用业余时间去校园“蹭”各种讲座等,这一年来他又爱上了旁听博士论文答辩。他对扬子晚报记者说,自己的业余时间不打牌,不玩游戏,就喜欢感受“文科思维”。

 上了工科发现也很爱文科

  谢纳新是淮安人,定居南京已经二十年有余。他最先在兰州化工学校读自动化仪表专业,后来又在东南大学进修,一直都是走的工科路线。谢纳新对记者说,上学时文理分班,考虑到就业、分配等问题,选择了工科,但是进入工科院校后,发现自己更喜欢文科了。他说:“事实上,工科生也很需要文科的思路、逻辑等,把文学思维理顺了,对做工程也非常有意义。”在大学时期,谢纳新就经常去旁听哲学课。“哲学思维包罗万象,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哲学思维的角度寻找到答案。”

  工作后的谢纳新很喜欢去高校听讲座,有时候还去听学生举办的独奏音乐会系列等。他对记者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使人思路更加清晰,同时文学学习也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在工作中写个工程小结、会议纪要等,都是顺手拈来。”

  在谢纳新西祠胡同的文字角落里,他经常会写下一些讲座预告等,他经常去南京大学听讲座,去南京师范大学听学生举办的独唱、钢琴演奏会或者外校教授来进行音乐交流的讲座等。有时候还会在角落里为大家写下预告。

  他对记者说:“我业余时间不爱玩游戏也不打牌,所以就有充足的时间去听讲座。”

  时常去听讲座,那么,这些信息都是怎么获得的呢?谢纳新对记者说,单位距离南京大学只有700米,走路过去也才十来分钟,有些同事中午休息时间就去那里逛一逛。“我有时下班回家时就特意绕到校园里,看他们的展览板,有时候就能看到关于讲座的预告,便记下来。如果正好有空余时间,我就去听。”谢纳新说,除了去学校亲自看,还有一个获得信息的途径,就是关注他们的校园网站,也会在上面找到相关信息。

  一年旁听了五六场博士答辩

  然而,谢纳新的爱好在最近一年有了“拓展”。因为,他开始喜欢旁听博士论文答辩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旁听了两场法律专业博士论文答辩、一场历史、一场文学,还有一场数学论文答辩。

  旁听博士论文答辩,这个想法听上去很疯狂,能听得懂吗?怎么听呢?昨天,扬子晚报记者在采访时,提到了这些问题。谢纳新很诚恳地进行了回答。

  他说,旁听博士论文答辩,也纯属偶然。“去年8月20日,星期六,我申请摩托车驾驶证回来的路上,经过南京大学,去校园里转,很偶然地看到海报上显示当天有法律专业的博士论文答辩。”

  谢纳新说,当时看到后,就想到了建筑师考证、工程合同的签订等都涉及到法律知识,于是就第一次走进了答辩教室。“答辩教室里除了专家组就是答辩委员会成员以及博士生,其余没有别人旁听。”于是,谢纳新坐在教室后边的小角落里,全神贯注地听着答辩的进行,一听就是三个小时。

  他对记者说,一年的时间,听了五六场答辩,共参加了12个人的答辩,对这12个人,他甚至都能叫上名字来。他有时来的早就从前门进,来的晚时就悄悄地从后门进来,中场休息时,他会把自己的问题与博士生或者导师进行简单沟通。有的答辩虽然听不懂,但是同样可以感悟到博士们回答问题的思路。

  谢纳新说,旁听博士论文答辩时,很多老师也很愿意与自己交流,听历史时,就在答辩结束后把自己的历史疑问向教授请教,有时候,学生中场休息,会对自己这个“不速之客”进行询问,然后互换名片。“他们有人对我说,很高兴我来听答辩,这样他们就不那么紧张了。”

 感悟与激励

  台湾女士58岁来读博让他深感求知无止境

  在听博士论文答辩的过程中,虽然每次都持续几个小时,但是谢纳新感到非常有意思,因为一方面自己“揭秘”了高层次高等院校毕业论文的形式,同时了解了高规格的论文学术氛围,有时候竟还可以简单进行交流。

  “我觉得这样的休闲,比做其他事情更有价值。”谢纳新说,“今年5月26日,我旁听了南京大学法学院一位台湾籍博士的毕业论文答辩,她名叫谢绍芬,研究保险政策等,跟我是本家。”谢纳新对记者说:“谢绍芬58岁来南大读博士,三年脱产学习,今年毕业时已经61岁了,在大陆这都是退休之后的人了,我内心受到很大触动,一方面感觉知识的求索是无止境的,另一方面,我也想过要再继续深造,不常出差时考个研究生。”

  谢纳新告诉记者,通过听文科方面的讲座、听博士生的论文答辩,自己也有很多收获,于是自己也会经常练笔,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写在西祠胡同上。谢纳新发帖自成一派,详细标明年月日甚至时刻,事情言简意赅一笔带过。单看单篇文章类似流水账,但是多篇连续看却能感受到他文笔中蕴含的工科的缜密、精确与简洁,一度虏获了大批粉丝。西祠网友调侃,他写作的文章为“谢工体”。网友表示超级佩服他强大的记忆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英政府加强与高校合作防止假留学生 将实施新计划
下一篇:2012新疆高考招生1.14万考生重获录取机会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