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三农 >

常海霞 把一个民族带到大会堂
2014-04-02 13:40:44   来源:本网    评论:0

上一张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常海霞 把一个民族带到大会堂

2014-04-02   08:06:00  来源:本网      编辑:王  

  因为父母亲戚都是牧民,对一些政府部门“门难进、人难找、事难办,话难听”深有体会,为此当村官三年,她把牧民当亲人,把村民的事装在心里。

  

  看到逐渐消逝的民族文化,她开始准备从事做一名裕固族文化教育的传承人
  文/本刊记者 郝涛
  她曾是一名大学生村官,26岁成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甘肃代表团最年轻的代表;
  她对草原有很深的感情,在全国两会上发出肃南草原生态破坏严重,已威胁到牧民生存的呼声;
  她来自甘肃独有的裕固族,全世界仅有一万余人,看到逐渐消逝的民族文化,她开始准备从事做一名裕固族文化教育的传承人。
  她的名字叫常海霞,是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南裕固族自治县支行的行长助理,来京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她刚从大学生村官转岗到新单位不足两个月时间。今年的全国两会,她提交了两个建议,分别为裕固族草原生态保护和裕固族的文化传承。
  令常海霞最为兴奋的是,她的其中一个建议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的重视,她说要把这个好消息带回整个裕固族人。
  与村民的鱼水情
  1987年1月15日,常海霞出生于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乡大草滩村的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
  裕固族是甘肃省独有的少数民族,目前世界上仅有一万余人。裕固族的原来生活在藏南,后随草而居逐渐迁移到甘肃境内。在河西走廊南侧、祁连山的中段北麓,森林草原、河流瀑布、绿洲平原、雪山冰川交织成一幅幅神奇、耀眼的风景画,常海霞经常陶醉在裕固族美丽的自然风光之中。
  常海霞的父母拥有三千多亩的草场,家庭条件在当地牧民家庭中属于中等偏上。她是家中的长女,弟弟与他只相差一岁。裕固族虽然人少,但是从小就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而且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父母的言传身教,她从小就熟练掌握了裕固族特有的语言。
  8岁时,常海霞开始上学,当时的村办小学只有一年级和二年级两个班,而且学校距离父母的牧场很远,她和弟弟只好跟着爷爷奶奶住,一学期只能见父母两次。
  一年级老师的口音很重,常海霞听不懂,很不适应,刚开始她的成绩很不好。她的自尊心很强,有一股不屈不挠的韧劲,很快学习成绩跟了上来。
  三年级时,常海霞转到了康乐乡小学,后来考上初中。初中毕业,常海霞在只有13人的班级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甘肃省重点中学——张掖中学。从裕固草原到城市,刚开始很不习惯,学习压力也很大。后来慢慢适应了新环境。
  高中毕业,常海霞以优异成绩考上兰州理工大学金融专业。从草原第一次到了省城,常海霞开阔了视野,面对大学周围的新鲜和诱惑,身为裕固族的她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做一名勤奋好学的大学生。
  那时常海霞所在的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没有图书馆,每次她都背着大书包骑车到主校区的图书馆,将一个月的图书借回宿舍,满满一大包,看完后再把书还回去,这个习惯一直坚持了四年。常海霞阅读的书籍中,主要有金融理财、历史人文、草原文化等。也是在这个时候,她开始探究裕固族的历史和文化。
  大学毕业后,常海霞参加甘肃省“三支一扶”进村进社考试,2010年3月被分配到肃南县明花乡政府当服务生,同年8月,常海霞参加大学生村官考试,成为张掖市肃南县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许三湾村的村主任助理,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村官。
  常海霞是牧民的孩子,她从小生长在草原,对草原很眷恋,有浓厚的草原情怀。因为父母亲戚都是牧民,对一些政府部门“门难进、人难找、事难办,话难听”深有体会,为此当村官三年,她把牧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热情接待村民,把村民的事装在心里,经常与村民聊天,贴心服务。
  “小常办事我放心”,慢慢的,常海霞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比如,肃南县推广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每年每人缴纳10元钱参加保险,生病住院后可以报销60%。但是面对国家这样好的惠农政策,很多牧民仍不理解,认为如果不得病,一家人每年就会白白浪费几十元钱。
  常海霞深入牧民家庭,苦口婆心宣讲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大部分牧民家庭都参加了保险,但仍有少数牧民家庭拒绝参保。恰巧一户牧民家庭中有一位老人生病入院,切身感觉到农村合作医疗的必要,随后开始主动参保农村合作医疗。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