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的"鲍文正
2014-05-19 09:35:21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评论:0
图为苏店镇纪委书记鲍海波(左)深入群众了解百姓诉求
“今年的蔬菜销售情况怎么样?在新的一年里你们有啥新打算?”
“你家今年的土地塌陷补偿费领到手了吗?”
“村委实施旧村改造,对采取的补偿安置办法你们有什么意见?”
这是山西省长治县苏店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鲍海波深入东贾村、郝店村农户家中,与群众的一席谈话。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他跑遍了全镇19个村,带着感情深入农户,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了解群众的所想、所盼,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化解矛盾纠纷,被群众戏称为苏店镇的“鲍文正”。
敢于为群众执言仗义
鲍海波生在农村,对老百姓有着深深的感情,因此无论多大的困难只要是群众反映的事情都是件件亲办。小坟上村几位村民一直上访讨要多年前的务工款,但又无凭无据。鲍海波千方百计找到当年任职的干部,了解情况,掌握实情,积极协调各方关系,组织召开支村委会议,帮助他们领到款项。一位村民拉着他的手,激动地说:“没有你,这钱就拿不到啊,好人哪”。郝店村群众集体上访,索要土地塌陷补偿款,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放弃休息日,多次到司马煤矿查阅相关凭证,一户一户走访群众,通过深入细致调查,最终发现:土地塌陷款已足额发放,只是每年发放时间不同,造成群众误会。于是,他耐心地给信访人和村民解释并将调查情况通报,最终取得了全体村民的理解,一场风波很快得以平息。
东贾村是因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大棚蔬菜种植,摆脱贫困,踏上致富之路的典型村。但在发展一开始,首先就遇到了资金和技术问题。鲍海波极力赞同村委和村民的决定,于是千方百计与信用社联系,为村民提供资金帮助,与村干部、村能人一起到山东寿光学习取经。有了资金和技术帮助,群众种植大棚热情高涨,当年新建大棚50余座,农民年收入达十万余元,村民从中尝到了甜头。
鲍海波还乐善好施,极富同情心,经常帮助人。庙上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的儿子患了重病,常年吃药住院,花光了积蓄,鲍海波及时捐助500元,并多次跑上级部门帮助他申请困难救助。
敢于碰硬的“铁包拯”
苏店镇是长治县重点乡镇之一。2011年5月,新任乡镇纪委书记的鲍海波,主持召开全镇政风行风大会,许多人迟到甚至旷会,鲍海波当即对迟到、旷会的人点名通报并要求写出书面检查。“一石激起千层浪”,镇、村干部纷纷“谴责”:
“这小子不想干了”;
“几天就呆不下去了”;
“这小子真不知天高地厚”。
“你一个副职,何必得罪人啊”,好心人劝到。
“会风影响着党风,咱们的会风不得不改一下了”,鲍海波神情凝重地说。
接下来,他愣是顶住压力,对几名村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从此会风好转。
一站所在政风行风考核中排名最末,于是打电话,托熟人要求更改考核结果,鲍海波坚决拒绝:“排名都是依照工作情况实事求是考核并由各站所负责人签字的,如改动,就会对其他站所不公平、不公正”。
“你真不通人情”,熟人如是说。
鲍海波只是淡淡一笑,说:“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违背原则,公平公正是最起码的要求”。
推进公开“大能手”
苏店镇面积大,人口多,又处在发展转型期,近年来,农村土地塌陷、征用补偿等矛盾日益凸显。为此,鲍海波提出重点围绕如何“理好财,管好地,办好事”等方面狠下功夫,全力打造“阳光党务、村务”。
他在全镇实行“三定四化”公开模式。定目录,即结合工作实际,对全局和中心工作分六大类60个小项制定了公开目录;定公开制度,围绕党务公开实际,及时调整、修改、废止、补充、完善和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定公开流程,针对干部群众关注的“三重一大”事项编制了切实可行工作流程,及时进行了公开。对固定内容的公开长期化,常规内容的公开定期化,热点难点问题的公开随时化,动态工作公开及时化。同时,通过搭建“四个一”公开平台,有效促进了党务、村务公开。“一栏”,即镇、村建立公开栏,将党务公开目录、制度、流程、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等需要向群众公开的内容进行了全面公开;“一屏”,即通过LED显示屏,将党的惠民政策,“三重一大”等情况进行及时公开,使公开内容更丰富、公开形式更活泼、公开时限更快捷;“一台”,即对镇、村干部中的关键人员、关键岗位、关键事项、关键环节以及财务收支情况分类别、分岗位、分事项以岗位监督台形式予以公开;“一中心”,即成立了阳光农廉服务中心,开通了农廉网,村村配备了电脑、触摸屏,实现了农廉工作的阳光操作和运作,从而保证了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对村级事务全方位的了解和监督,搭起了干部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桥梁,以强有力的常态化制度约束了村干部的行为。
清正廉洁“好干部”
乡镇纪委书记,工作清贫、辛苦。说清贫,是因为除了工资没有其他收入;说辛苦是因为乡镇纪委人手少、事情多、任务重,查办和审理案件,整理党务公开资料,更新阳光农廉网页面,常常是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在办公室,经常能看到鲍海波加班加点的身影,但他从未抱怨,乐在其中。由于职业的原因及一贯的严格自律,他的工作圈不断变大,而生活圈依然显得那么狭小,尽管有些人对此褒贬不一,但他始终不改初衷。尽管他所做的都是“得罪人”的工作,但许多被处分的党员干部不但没有埋怨他,反而对他非常尊敬,甚至心服口服。个中原因,就是他做人过硬。谈起鲍海波,一位村干部感慨地说:“鲍书记说胆大又胆小。干工作倒是雷厉风行,但是连我们的一顿饭都不敢吃”。
坚持亲民为民爱民,严肃执纪,一身正气,维护公平正义,在基层纪检工作岗位上鲍海波努力践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脚踏实地书写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忠诚与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