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三农 >

农信困局待破题:民间信贷仍是农民融资主渠道
2014-09-23 07:06:07   来源:   评论:0

上一张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如今种地动辄就要几十万元,贷款的事到现在还没头绪呢。”日前,河南省杞县柿园乡祥瑞农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张团结很无奈。迟迟不愿放贷的杞县农村信用社亦有苦衷:除了贷款人的抵押物较少,还有蔬菜种植业易受自然灾害与销售难影响,属于成本较高、风险也较高的产业。农民“贷款难”和农信社“放贷难”,似两股绳结成死结,斩不断又解不开,制约着农民致富和农信社的自身发展。

 

 

  今年来,小微企业和“三农”等薄弱环节是国家宏观调控重点扶持的领域。近日国办印发的《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特色中小金融机构,增加金融供给。如何破解“贷款难”与“放贷难”两难并存?记者在河南进行了深入采访。

  农民“贷款难”:

  找不到担保和质押,民间信贷仍是融资主渠道

  近日,记者来到杞县柿园乡黄庄村。祥瑞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里只有十来个大棚还种着蔬菜,余下的基本闲置。“不是不想种,确实没钱再投,一个棚就需要投入近10万元。”张团结说。

  2011年,他联合几户村民发起成立专业合作社,流转了100多亩土地,建了几十个蔬菜大棚。本想以此带领社员致富,没想到连生活都陷入了困境。

  张团结实在想不出别的门路,只能再去银行碰碰运气。他拿上营业执照和土地流转承包协议书,再次前往杞县农村信用社柿园乡营业部。

  “你这不能质押贷款,只能走信用贷款,具体额度要看最后的审批,每户一般不超过9万元。”农信社信贷员建议张团结找几个有偿还能力的担保人,或者提供财产担保,如此贷款额度才能提高。

  “我家新建的房子虽然值20多万,却不能抵押。银行让找人担保,经济条件好的亲戚朋友已经借遍了,剩下条件不好的又不符合担保条件。”张团结告诉记者,再退一步讲,即使信用贷款审批通过,几万元资金也是杯水车薪。

  记者从杞县工商局了解到,自2007年以来,该县已注册各类专业合作社1692家。张团结贷款遭遇的种种“难”,是农户融资难的一个缩影。

  “有的合作社自身运营不规范,没有健全的财务数据,金融机构的顾虑可以理解。”郑州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峰告诉记者,目前社员主要的融资渠道还是民间借贷。

  农信社“放贷难”:

  历史包袱重,体制机制不顺,法规不配套

  农民抱怨“贷款难”,农村信用社也有苦衷。“‘两难’局面的出现,把板子完全打在农信社身上,确实有点冤。”河南省农村信用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鲁轶认为,农信社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主力军,担负着重要社会责任。

  据了解,长期以来,由于农业回报率偏低,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撤销农村网点。而背着沉重包袱的农信社则继续扩大网点规模,拓宽支农领域。

  “受多种因素影响,农信社历史包袱较重,不良贷款不能剥离,只能靠自身化解;同时又不同程度地存在体制机制不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内控体系薄弱、经营方式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等突出问题。”郑州市市郊农村信用社理事长董金泉告诉记者。

  “比如代理发放各种财政涉农补贴资金,必须直接支付到每个农户的账户上。每个乡农信社打印存折的成本就要3万元,全省2000多个乡,不算人力成本,不算正常营业受到冲击、业务发展受阻的损失,仅直接成本就需要6000万元,是赔本赚吆喝。”鲁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农信社只能在本县域内经营,这是体制机制决定的。如改制为农商行就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发展业务,从而增强综合实力、降低经营风险、消化不良资产。”鲁轶总结说,“两难”并存真正的症结在于两点:一个是抵押物不够,另一个就是风险的转移机制没有形成。

  正在筹备成立农商行的中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丁继红说,由于相关金融法规不配套,政策在落实中仍面临诸多难题。如对于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承包土地收益权等用于抵押,国家政策支持,但担保法明确提出,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物权法也延续了这一规定。

  “两难”之结如何解:

  盘活农村资产,健全农业保险,推进农信社改革

  “农信社的定位、股份制改革等问题,还缺少顶层设计。”在鲁轶看来,解决“两难”并存只能不断探索、持续改革,在创新中不断完善。

  “要解决农民‘贷款难’,首先得解决抵押物不够的问题。国家尽快配套相关金融法规,加快农村土地确权,从农村房屋、果园、山林、大型农机具等有形资源资产入手,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变‘无效资产’为‘有价资产’。”丁继红说,同时要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增强农民收入稳定性,解决农业生产风险高的问题。

  “要解决农信社‘放贷难’,就要支持农信社在政策、服务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改革、创新,解决农信社造血能力不足的问题。河南省142家农信社中已有30家改制为农商行,坚持改制不改姓,改名不改向。”省农村信用联社办公室副主任吴鹏告诉记者,改制只是通过市场化手段,有效化解历史包袱,增资扩股和优化股权结构,有效增加县域资金的供应,增强经营活力。

  伊川县农商行董事长康凤立介绍,为扶持伊川县特色农业发展,截至目前,各项贷款余额86亿元,占全县金融市场份额的68%。

  “国家也可以在成本上给予涉农贷款更多的支持,比如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手段,降低涉农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董金泉表示。

  “农村信用社在条件成熟时宜及时构建统一法人农村商业银行,真正构建符合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求的内在机制。”丁继红建议,只有切实推进股份制改革,加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持续完善内控体系,才能防范各种风险、提升运行效率。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