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三农 >

新育种技术帮作物更快“找对象”
2015-10-19 09:11:01   来源:   评论:0

上一张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记者牛洁核心提示在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中,技术人员为作物“牵红线”,找到合适的杂交品种是关键,然而,要在千千万万农作物中找到合适的品种,实非易事。10月17日,华大基因河南(洛阳)农业创新中心分子育种产业园(以下简称分子育种产业园)开园仪式在伊滨区举行,该产业园是洛阳市第一个分子育种产业园,在全省也属领先,将采取分子育种的方式,帮助作物“找对象”,大大提高育种的效率和成功率。

  效果通过观察基因组为作物“找对象”,提高效率和成功率

  分子育种产业园为深圳华大农业与循环经济科技有限公司与洛阳农林科学院共建,占地876亩,规划有玉米分子育种区、谷子分子育种区、小麦分子育种区、甘薯分子育种区、油料作物分子育种区、牧草种植区、畜牧养殖区、饲料作物育种区、苗木育种区、种子生产加工区。

  该产业园主要采取分子育种的方式进行农作物新品种培育。以小麦为例,传统的育种方式需要在上百甚至上千株小麦中选取杂交对象。“有的品种产量高,有的品种植株高,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随后通过授粉等方式进行杂交,从而提高小麦的性能。”洛阳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吕树作表示,这一传统育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在选取杂交对象时,只能通过种苗较为集中的特点进行判断,这就需要大面积种植和大规模筛选;其次,有些种苗产量高,但抗病能力较弱,可这一特点暂时没有表现出来,从而影响新品种的质量。

  而分子育种不同,这一技术通过观察种苗基因组表现出的内在特性,判断它是否适合与其他类种苗杂交,而且对种苗基因组的观察也比较便利,只需采下种苗上的一片叶子就能完成。“如果用‘找对象’来打比喻,与传统育种方式相比,分子育种有的放矢,效率更高,而且能通过现象看本质,避免被对方的‘假象’蒙蔽,提高成功率。”吕树作笑着说。

  释疑不改变基因结构,不同于转基因技术

  通过基因组表现的性能进行育种,是否就是人们常说的转基因技术?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转基因技术改变了农作物原来的基因结构,而分子育种技术则没有。”吕树作介绍,所谓的转基因通常是在不同科属、物种之间完成的。吕树作说,分子育种技术只用于杂交品种的识别、筛选,随后仍采用授粉等传统杂交方式进行育种,并不改变基因结构,而且选择的杂交品种和原品种为同一科属。

  当天,洛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尚朝阳,洛阳市委常委、农工委书记史秉锐出席了开园仪式,在讲话中,尚朝阳还把分子育种产业园形象地比喻为“农业科研的硅谷”。据悉,该产业园除了用于科研外,还将实行产业化发展,培育出的种子将用于市场,将促进洛阳乃至河南的农业发展。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