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乱象调查:流向股市不多 清查或影响流动性
2016-01-28 18:42:00 来源: 评论:0 点击:
导读“行业里有漏洞,票据的资金挪用不少,但是做这行当的人都知道这钱是不能乱用,干这行的人一般都有点身家,他不会乱搞,如果把钱融出来,只是做票据和理财,流动性强,不会出问题。当政策收紧银行不让做,大不了还掉这笔票据弄出来的钱。但是如果挪用去做股市等风险高的投资,一旦还不起,就会出现窟窿。”
在股市跌跌不休的同时,票据乱象的持续曝光,并牵涉股市,这让投资者忧虑更甚。
近期票据案件揭开了票据乱象的一角,而1月28日彭博新闻社又曝出:中信银行兰州分行去年发生9亿-10亿元骗取票据承兑案,该案去年第四季度因股市下跌而暴露出来。
票据融资热潮始于2014年4季度,当时票据贴现余额暴增,从2012-2014年2-2.5万亿猛增至2015年3季度的4.3万亿。
而不合常理的是:作为贸易双方支付工具的票据余额暴增时,却正是国内外贸易趋冷时。
那么,大量票据的钱是不是流向了股市?中信建投的银行业分析师杨荣的研究认为,票据贴现余额与上证指数有强烈的正相关性,并认为“票据贴现进入股市估计并非个案”。
票据案引发严查非法资金,有担忧认为票据业务整顿清理会造成大量资金流出股市。媒体报道指,目前各家银行的纸票业务均已暂停,电票业务仍少量在做。事实上,暂停相关票据业务会一定程度上收紧流动性,以珠三角6个月票据的直贴利率为例,1月4日-28日之间票据直贴利率上涨幅度达131BP。
随着票据业务整顿清理趋严,收紧的流动性是否会引发股市进一步暴跌?
票据贴现流向股市不多
票据乱象要从近年兴起的“神奇”的票据功能说起。银行承兑汇票,这原本是一种解决贸易双方信任问题的支付工具(带融资功能),最后却成了中小企业的纯融资工具。
东方证券银行分析师王剑用例子解释了票据市场动作过程:
A公司向B公司购货,约定价款100万元,但暂时没钱,想赊账。B公司可以接收赊账,但不确定A公司未来会不会如约付钱。因此,A公司就向银行申请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然后把这张票据交给B公司。这张票据的意思是:到期后(比如6个月后)银行见票即付100万元。
B公司收到票据后,可以到期后到银行兑付。但如果还没到期(比如还剩3个月),要用资金了,则可把这票据“卖”给另一家银行,提前拿到资金,这就是票据贴现业务。
对于这家贴现银行,则相当于放出一笔“贷款”,这笔贷款是以票据为抵押的。待到票据到期后,贴现银行去开票银行兑付100万元。
以上都是正常业务。后来,这一业务慢慢变味。
变味的关键在贴现。企业拿到票据,可以找别的银行贴现成资金。
按规定,开票据要有真实贸易。“提交给银行的资料都有贸易背景,只不过大部分是不真实的,融资票大概占到70%-80%,这个市场都知道这个问题。”一位熟悉票据的银行业人士庄明(化名)。
评论排行
- ·温家宝 中华民族铮铮铁...(9)
- ·新藏线:云端上的生命线(6)
- ·三亚“最牛”违建楼被拆...(5)
- ·山东现房销售9月起试行 ...(4)
- ·70城市房价50个环比上涨...(2)
- · 河南淅川城管执法车自...(2)
- · 邓州市陶营乡私买私卖...(1)
- ·朱列玉:修改贪污受贿量...(1)
- ·《喜羊羊》《熊出没》被...(1)
- ·海南省卫生厅两干部受贿...(1)
- · 是谁在为中央反腐唱反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