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报道 > 正文

经济学家董志龙谈“沙产业+文化+旅游”精准扶贫模式
2016-06-22 04:33:35   来源:   评论:0 点击:

呼和浩特6月21日消息,著名经济学家、中国资本论坛秘书长、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精品展评委董志龙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考察时,对当地企业在治理沙

          呼和浩特6月21日消息,著名经济学家、中国资本论坛秘书长、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精品展评委董志龙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考察时,对当地企业在治理沙漠中形成的“沙产业+文化+旅游”精准扶贫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董志龙提出,东达蒙古王集团精准扶贫基地达拉特旗风水梁沙漠社区在113平方公里的沙漠上,建成集生态建设、内蒙古文化、旅游体验、有机獭兔生物链于一体的产业链,形成精准扶贫新模式。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东达蒙古王集团党委书记赵永亮把集团从羊绒产业赚来的钱投入到沙产业中,经过18年的不懈努力,模索出一套初见成效、可复制、可推广的沙产业与精准扶贫新途径。先后治理沙漠300多万亩,使4000多户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基础上创造性提出并实施“无土移民”战略,在风水梁沙漠地打造了两大循环产业链:

  第一个是种植养殖产业链,就是沙柳种植与刨花板生产基础上形成的有机产品和特种养殖链。其循环路径是,用刨花板下脚料做木腐菌生产有机香菇,部分沙柳作为獭兔的饲料,用獭兔的下脚料养貂子,貂子的下脚料养狐狸,狐狸下脚料养貉子,貉子的下脚料养狼,狼的下脚料变成药材,养殖棚顶用来光伏发电。同时,种植养殖业带动了大棚采摘与旅游观光;第二个是生物产品链,就是用獭兔与动物皮毛生产服装,用獭兔肉生产肉制品,用血和内脏进行生物制药,用兔粪做草腐菌双孢菇。两个共同链条产生的有机肥料改造了沙漠。这一策略,使沙区12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000元,实现了保设施、保种兔、保饲料、保防疫、保销售的“五保”服务,并完善了社会保障兜底机制,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精准扶贫新模式。

  董志龙指出,东达蒙古王集团在打造世界獭兔业航母同时,把产业链转化成旅游体验产品,注入内蒙古马术、滑沙、赛车、露营、穿沙车、沙漠采制等文化元素,把厚重而久远的田花沟亲水、塔布陶勒亥等成吉思汗博大文化形成多元旅游项目,做到了“生态扩镇移民、产业拉动扶贫、文化推动扶贫、旅游改变扶贫格局”的中国沙漠第一精准扶贫城,也为18万亩沙漠改良提供了精准范本,为1000万贫困人口搬迁提供了生动的案例。实践证明,治理沙漠,不是要消灭沙漠,沙漠不是“地球癌症”,而是人类新的财源宝地。

  华人企业家精准扶贫考察团一行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精品展中国组委会主任余顺标带队考察,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常委赵永亮和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相关领导陪同考察。

 

 

 

相关热词搜索:董志 沙产业 经济学家

上一篇:博物馆协同创新发展之路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下一篇:大学男生一月减肥26斤 学校奖励2000元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