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三农 >

黑龙江绥化市2900万亩耕地“转型”之路
2016-08-17 19:25:15   来源:   评论:0

上一张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哈尔滨8月17日消息,近年来,绥化市以深化“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在巩固粮食生产优势地位的基础上,努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拓展产业融合,探索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转型之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是调整农业结构。绥化市委书记张晶川说,“一号文件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着重部署,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现代农业必须是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的产业,必须通过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农产品供给更加契合消费需求,更加有利于资源优势的发挥,更加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真正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

  城乡一体化发展,产业部门融合互动,为农业结构优化调整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原来我们习惯就农业抓农业,10年前我们还时常受到憋粮、憋猪的困惑,就是产业链没做起来。农产品一个是受制于市场,再一个是附加值低,处在产业链和价格链的最低端。所以,必须用二产三产拉动一产,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张晶川说。

  近年来,绥化市从初级的农业种养业内部结构优化,催生和拓展出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新环节,并不断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通过大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形成了“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型、融合型发展模式。

  绥化市经国家认证的A级绿色食品种植面积有1088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实现了全面积覆盖,这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原料基础。稻谷变成精米,猪羊变成精肉,土豆变成薯片,瓜果变成饮品……如今,绥化市的绿色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接走进生产车间,迅速变成了花样繁多、包装精美的商品。

  庆安县是绥化市的水稻主产区之一,过去水稻产业种、加、销等环节衔接不紧密,产业链不完整。近年来,这个县以加快产业化、提升标准化、扩大集约化为目标,引进和扶植了东禾、鑫利达、青清、双洁等一批水稻精深加工企业及大米加工交易中心与物联网项目,建设了“大米实体产业链+服务产业链”的高科技双链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将水稻产业从加工大米,延伸到生产米糠油、秸秆造纸、稻壳发电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基本实现了对水稻的“吃干榨净”。目前,这些企业年加工水稻能力可达240万吨,使县内水稻加工转化率达到了100%。 “庆安大米”则以34亿元的品牌价值,被评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第14名,名列全国大米品牌第二位。做长产业链条,做强精深加工,目前已经走上了一条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的转型路。

  “农林牧副渔是传统的农村“五业”概念,现在叫农林牧渔服。当前我们还是要讲求五业齐上,多业并举,但从资源优势和市场空间看,畜牧业还是我们的优选。”张晶川说。绥化市草原多、秸杆多、饲料多,发展畜牧业优势巨大。这个市提出,坚持以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建立种养结合模式,扶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家庭牧场,实现对粮食、秸杆的就地转化、过腹增值。

  张晶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喂饲6斤粮食可产1斤牛肉,每斤粮可增值4元;2.8斤粮食可产1斤猪肉,每斤粮可增值2.5元;2.2斤粮食可产1斤鸡蛋,每斤粮可增值1.8元;1.5斤混合日粮可产1斤牛奶,每斤粮能增值2元。绥化市规划到2020年,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的种植比例达到7:2:1,在此基础上优先发展草食畜牧业,重点打造肇东、安达、兰西、青冈、明水等县份组成的草食畜牧业产业带,肇东、安达、海伦、望奎、青冈、兰西、北林等生猪调出大县组成的生猪产业带,实现过腹增值、过腹增收。

  安达市坐拥30万亩草原,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一直都是安达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如今,这个市以乳品企业为依托,建立起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格局,形成了企业和农户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2015年,安达市畜牧业实现产值65.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3%;畜牧业人均收入实现5350元,占农业人均纯收入的59.6%。张晶川认为,必须加快建立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以此推动农业转型、食品加工业比重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6年,绥化市将下调玉米面积,扩大水稻生产,发展食用型大豆、杂粮杂豆和蔬菜等经济作物,蔬菜和特色作物面积力争增加到230万亩。“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倡导“粮经饲”三元统筹,这也成为绥化市调整种植业结构的主打放向。”张晶川说。

  作为农业部粮改饲试点地区,绥化市的粮改饲主要是改玉米,重点是大规模发展适应于肉牛、肉羊、奶牛等草食畜牧业需求的青贮玉米。张晶川认为,长远来看,单纯的玉米种植业发展潜力有限,养殖业发展空间广阔。发展畜牧业,饲草料是关键。只有种了青贮玉米,解决草料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发展现代畜牧业。“从以种植为主生产方式向为养而种、精养精种转变,就一定能够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目标。”张晶川说。

  蔬菜也是绥化市在三元统筹中调整的重点。陆昊省长在黑龙江省委扶贫工作会议上强调,绥化市的兰西、明水、青冈要发展面向哈尔滨市场的蔬菜产业。作为中国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北菜南运”核心区,近年来,这个市瞄准百姓餐桌发展蔬菜产业,在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全方位营销上不断取得新成效,成为“绿色黑龙江·中国大厨房”的一个主打品牌。为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绥化市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全力推进绿色有机蔬菜规模化生产,已建成蔬菜园区334个、500亩以上蔬菜基地160个,生产叶菜类、瓜菜类、茄果类、菜豆类、葱蒜类、食用菌类等8个系列192个品种的蔬菜,其中海伦的毛葱、黄菇娘生产基地,兰西的大葱、南瓜生产基地,安达的白菜、芹菜生产基地,北林的辣椒、西瓜生产基地,望奎的马铃薯生产基地、绥棱的食用菌生产基地等都形成了较大规模。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发力点就是建设稳固的高品质农产品供应端。”张晶川说,“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高品质,一个是稳固,品质不高没竞争力,不稳固则不可持续。他提出绥化还应该增加杂粮和薯类,因为在现代人的膳食结构中,杂粮属于健康食品,市场前景越来越好;马铃薯这几年效益一直好于玉米和大豆,这也符合大农业大食物观的要求。全国人大代表、绥化市苏萌园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苏艳霞则提出,发展林下经济也是绥化调优种植业结构的重要选择。她建议加大力度扶持林下食用菌种植、特色经济林培育及栽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特色中药材种植等林下经济项目,引领林下经济健康发展。

  “农产品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品,都要讲求‘性价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比较效益,同样是大米,五常水稻比普通大米多卖钱,这就是高端米和低端米的区别。高端的绿色食品有市场,我们要引导。”张晶川向记者介绍,适应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绥化市将把生态绿色资源优势变成农产品品质优势、市场竞争力优势、经济优势,积极推广成功生产模式和优质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

  绥化市把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作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切入点,通过培育市场主体、组织参加展会、举办交易活动、发展冷链物流、建立电商平台等手段,加速构建农产品市场开拓体系,引导农业生产更加适应外部需求,让农民在销售环节获得更多利润。“我们这片黑土地上产出的好东西,理所当然要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张晶川坚定地指出,“我们必须研究好市场需要什么,我们能提供什么,我们努力干好什么,让2900万亩耕地产生更大的效益。”

  张晶川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他说:“投入高、产出低、不安全、价格高,是目前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劣势。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最大限度地优化产品结构,延长农产品供给产业链,推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使农业向深层次、多层次迈进。”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