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城市 幸福 排名 > 调查显示中西部幸福感高 北京:在幸福低谷中攀岩

调查显示中西部幸福感高 北京:在幸福低谷中攀岩
2012-08-20 21:58:18   评论:0 点击:

)“2012幸福城市市长论坛”8月19日在拉萨举办。记者从“2012幸福城市市长论坛”上获悉,幸福感排名前十的省会城市中,一线城市中只有作为准一线城市的天津进入了幸福感前十的排名,名列第四名。5个二线城市进入名单。幸福感排名前十的省会城市(十大幸福之城)是:拉萨、太原、合肥、天津、长沙、呼和浩特、石家庄、济南、银川、重庆。

  无独有偶,在今年7月,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的“2012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的榜单中,居于我国一线城市之首的北京和上海分别排在了96名和99名。报告结论显示,中小城市幸福感更高,北京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受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我国“幸福低谷”。

  这一结果令人费解,一线城市所具有的人力资源、公共资源、文化遗产、优美环境、基础设施无一不是居于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之首,其发展快、机会多的优势成为创业型人才趋之若鹜的“扎根”首选。但生于此长于此的城市居民却为何幸福感较低。

  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发布2011年各区县主要统计数据更为说明问题。工资方面,北京市2011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75834元。但区域差别较大。各区县的数据显示,北京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为西城区,人均年薪近11万元;其次是东城8.8万元、海淀8.6万元。相比之下,城区中丰台收入较低,去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不到5.1万元。全市最低的则是平谷区,仅为3.96万元,这一数据也远低于全市平均数据。最高与最低工资相差近275%,收入分配不平衡问题凸显。

  另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常住人口突破了2000万大关,达到2018.6万人。其中,全市户籍人口1277.9万人。外来人口数量在北京市总人口中的急速增加,很大程度上使北京给人的心理感受,更像“打拼事业的基地”,而不是“赖以生存的归宿”。另外,竞争压力大、购房压力、教育资源、交通设施等现实因素产生的压迫感明显。

  “老百姓从来不用GDP来衡量幸福。当人均GDP超过3.7万元后,收入对幸福感的提高作用就逐渐减弱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胡大源介绍。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认为,一座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建设幸福城市,“北京将解决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难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完善人口管理制度为重点,提高城市人口管理服务水平,努力遏制人口无序过快增长。”

  张工表示,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引导小客车合理使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综合管理与服务水平,倡导文明出行。此外,致力于整合现有社保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并使待遇稳步提高。“未来5年,北京不但要把绿色作为一种生产方式,而且要变成市民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塑造一个绿色宜居的家园。”

  张工介绍中的每一项都包含在了北京幸福城市建设的7个关键词:“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人口”、“民生”、“社会保障”、“交通”、“环境”

  “幸福感究竟和城市发展的哪些因素关联度更高?如何有效提升百姓幸福感?”“2012后的中国城市化,将面临哪些现实问题和现实挑战?”针对热点,国家城市规划院副院长王凯认为,当下,中国应从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善待历史文化遗产、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建立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等角度来打造幸福城市。

  专家表示,提升幸福城市能力建设是当前政府良性治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中既有对政府城市管理能力的考验,也有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挑战,需要每一位城市管理者、建设者作出智慧的回答。
错误报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