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质量安全 > 正文

巨资为外国供应博士生?须确保“拔尖计划”让国家受益
2014-02-26 15:27:00   来源:   评论:0 点击:

巨资为外国供应博士生?须确保拔尖计划让国家受益2014年02月26日14:36 2月26日报道,记者从教育部获悉,2009年起实施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

巨资为外国供应博士生?须确保“拔尖计划”让国家受益

2014年02月26日14:36  
       2月26日报道,记者从教育部获悉,2009年起实施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拔尖计划”)已交出首份答卷:目前,19所参与计划的高校选拔进入“拔尖计划”的学生共计4500人,首批500名毕业生中,有95%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

清华学堂(清华大学)、英才班(中国科技大学)、致远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虽然在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名称,但它们都属于同一个国家计划——“拔尖计划”。该计划自2009年起,先行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领域,选择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9所高校实施。计划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高校不惜代价,重金聘请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国内外知名教授(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为学生授课,担任导师,组织学生研讨、交流,其中两院院士、“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长江学者”,以及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水平专家、学者,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根据教育部的官方说法,从实施4年来的情况看,“拔尖计划”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我们现在需要关注的不是成效(因为毫无疑问,在如此大手笔的超级重金投入之下,成效不非常显著是不可能的),而是问题。直言不讳地,总体上而言,这一计划一方面违背教育公平的核心原则,另一方面则很难保证国家的受益性。就前者来说,把国家财政的公共资源用于少数学生身上,这种支出有悖国家公共财政使用的人人受益原则,亦即违背教育公平。就后者来说,使用了纳税人血汗钱的这些学生,大量出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究竟有多少能回来为国效力,现在谁也很难保证。虽然如今归国留学者确实多了很多,但谁也不能确切地保证这些“拔尖计划”的切实受益者将来就能大量回国服务。如果他们有一个不回来,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严重浪费了宝贵的国家重点投入。

此外,“拔尖计划”还遭到“人才流失”和“为外国供应博士生”的质疑。对此,中科大副校长陈初升回应说:“我们在基础学科上与国外一流水平还有差距,(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到最好的一流大学去发展。我们统计过,中科大送出去留学的学生最多,但近年来通过‘千人计划’引进回来的中科大毕业生也是最多的。在这方面,我们要有为世界科学作贡献的胸怀,科学家是有国界的,但科学是无国界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也认为,要辩证地、长远地看待这一问题:“2013年的数据显示,留学归国人员数量在持续增长。”这些说法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坦率地说,问题是,时代在不断巨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共同价值观——众所周知,今天的许多出国留学者,但凡能在国外待得住的、有能看得见的较好发展前景的,就不会轻易回国。至于科学的世界胸怀,不是我们狭隘,而是我们的确要考虑国家公共财政的投入与实际收益率。

因此,如果“拔尖计划”仍要继续实施下去,那么计划的负责方——教育部、组织部、财政部——按理说就必须要与所有入选计划的本科生签订协议,明确规定他们必须攻读博士学位,并且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读博,取得学位后,都必须至少要为国直接服务一定年限(10年以上),否则就要缴纳巨额违约金(具体数额可全民公开、民主商议)。这样才能确保国家公共财政的投入与实际收益率。 

相关热词搜索:巨资 外国 供应

上一篇:“余额宝”被指吸血鬼,银行负利率那算啥?
下一篇:从“福利房回潮”审视公务员辞职的矫情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