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新闻 > 正文

几位农民工的生活印迹
2016-01-18 12:48:00   来源:   评论:0 点击:

 这支人数基本稳定在7人左右的农民工小组,奔波于德令哈市各大建筑工地,来自德令哈周边农村和西宁山区,最大的52岁,最小的37岁。他们抛

 这支人数基本稳定在7人左右的农民工小组,奔波于德令哈市各大建筑工地,来自德令哈周边农村和西宁山区,最大的52岁,最小的37岁。他们抛家舍业出来打工,是因为种地已经无法维持生计,于是,将那不多的几亩田地或租或送或荒。

  曹进山是这支队伍负责人。来自西宁湟中县脑山地区,来德令哈租住在城中村甘南村一间土坯房中,主要在建筑工地做木工活。由于这几年德令哈建筑工地多,从每年4月份到11月份间,将生活成本除去,他能挣到5万元左右。因为老板每年都会在过年之前把工钱结清,所以他没担心过工钱。这一点值得他欣慰。

  然而,他现在已经37岁了,和在家放羊的大哥一家人住在一起,条件很差。在最适合结婚的年龄他没能娶上媳妇,现在年龄大了,更找不到合适的了。每年5万多元的收入,回家花去一些也剩不了多少,加之农村结婚费用基本已经达到10万左右,也结不起婚。如今,他基本上已经放弃了结婚的念头。

  42岁的工友张秉才,也没有能娶到媳妇。

  从湟源山区老家来德令哈打工近10年的李广禄,在德令哈城乡接合部的村子里买下了一座院子,户口也转到了这个村子。然而,大儿子患有“癫痫病”,不能干活。老李也曾带着大儿子在工地上干过,但突然病发差点从楼上掉下去,事后,老李再也不敢带着大儿子干活了。小儿子腿有点瘸,跟着老李干活,倒是个好劳动力。李广禄最发愁的就是两个儿子的婚事,自己也快50了,面对未来,他的压力依然很大。

  曹存安是德令哈市尕海镇人,前几年就把20亩土地流转出去,开始在市里建筑业打工。去年,老曹干活时,由于塔吊司机的错误操作,被一摞木头方子砸中,从4米高的墙上掉下,当场口中流血。万幸的是,医院检查并没有发现大的损伤。在家足足静养了3个月,耽误了不少工钱。幸好包工头人好心善,除了给他掏了医药费,另外还给他了一万元补偿。翻过年,养得差不多的老曹,又拿起了工具每天又在建筑工地上忙碌,因为他有三个孩子需要供养。今年,老大考上大学了,这既让他高兴,又让他发愁。因为4年读书费用不会低,他必须一锤子一锤子地敲出来。

  这支小组中的民工们,家庭情况基本差不多。还好他们都学会了一门技术,工资不算低。但是他们年龄大多在45岁以上,在这行里已经属于年龄偏大的。由于能力所限,他们找不到相对轻松一些的活。年龄都在增长,体力日渐衰老,以后的日子,比如,给孩子娶媳妇,自己的养老,自己的生活来源,都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相关热词搜索:印迹 农民工

上一篇:高铁“15元盒饭”隐身卖 乘客不知情想买有点难
下一篇:聚焦十三五:互联网有望推动我国农业“弯道超车”

分享到: 收藏